盘点青海建筑文化有哪些特色

wu.fan-pin.com     2024-07-05
摘要:青海是个多民族地区,其中包括汉、藏、土、回、撒拉、蒙古、哈萨克、等名族,但是汉、藏、回族的传统和文化艺术对她的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特色影响最深,在各民族间又经过相互学习、吸收、融合、创造出了具有本地区特点的文化艺术。这些文化艺术的成就,很重要的一部分体现在建筑之中。那么下面本文就为大家一一介绍下就以青海各种具有名族特色的建筑。
一:牧区住居──“帐房”、“包房”
青海有五分之四的土地是绿草丛生的广阔牧场,自古以来多以牧为生。牧民们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采取了一种容易搬迁、能避风雨、有一定保暖性能的住居形式──“帐房”、“包房”。
“帐房”是藏族牧民一种古老的住居形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质量、规模、形式和装饰都有新的改进。帐房的平面多为方形,用木棍做支架,覆以用牦牛毛织成的毡毯。中间开口,长约1米左右,宽20公分,用以采光和排气,四角及腰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房内面积一般为12─20平方米不等,其下四周用草泥或土坯块、个别帐房用石块砌成高约50公分的矮墙,沿矮墙堆放青稞、酥油袋及牛粪燃料等。帐房较矮,净高一般只有1米5至1米8左右,帐内最重要部分是灶,位于帐中稍后的地方。藏族人民的习俗是在灶正后方供佛像。帐房陈设简朴,地上铺羊皮或毛毡,以供坐卧。
除了居住帐房之外,还有经堂帐房、接待帐房、议事帐房、学校帐房等。这些帐房多为布制,供中、上层人物及喇嘛僧人使用,其状有人字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长方形等,其活动面积可容十余人至五六十人,最大可容纳近百人。其周边镶以黑色、蓝色及棕色装饰花纹,有的加上层篷盖或篷罩,嵌以黑色或棕色圈子花边,帐四面白布之上饰以宗教意义的图案,如金鹿法轮、梵文及云纹等,制作精细,非常考究。室内陈设华丽、古朴。部分居住帐房和经堂房前设各色布幡,有立幡和横幡,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包房”通常指的是蒙古包,是青海西南和西部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主要居住形式。它一般用200余根约2米长的木杆支架,其顶部为圆伞形木杆,架在用圆杆交叉组成的支架上。圆型平面一般面积为15平方米左右,可宿五六人,多则七八人,有的大蒙古包可纳七八十人聚会、诵经。包外围设有一门扇和一小窗,顶部尖端敞开一圆口,可以透光和排气,遇风雨可遮盖起来;地上是木架板床,上铺地毯,沿边陈设木柜、衣柜及叠放整齐的被褥、毛毯。室内席地而坐,入门左侧布置客位,右侧是主人席位,对门的正上方为高贵客人或长辈之座。入门右侧一方设火炉或灶,靠近有食品、用具、餐具架,以便就餐和招待客人。“包房”外形简洁,有的作各式花边和有意义的图案,室内陈设考究、华丽,显示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爱好。
二:青南民居──“碉房”、“碉院”
在青海南部玉树、果洛、黄南州的一些地区,是农牧兼营的半农半牧区,那里是盛产石材的山峦河谷地带。藏胞的居住建筑多为石砌二层或局部三层楼房,大都建在背风向阳,能防御侵袭的山坡地段。为石木作,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80-100公分,墙上开孔少,门窗洞也很小,外形坚实、稳重、粗犷,其形似碉楼,一般称为“碉房”。
碉房底层布置牛、羊圈和杂用房,楼上住人,房内把最好的一间作为佛堂,其旁是卧室和厨房,有个别小的碉房是厨房和卧室同一间。门窗小排列不整齐,室内采光差。屋顶为平顶,草泥面用石磙压光,在屋面之上可作打麦场、晾晒柴草及作户外活动之处。
碉房按其形式可分为碉楼式碉房,碉塔式碉房,独立式和院式碉房。
碉楼式碉房一般为二、三层,个别有四层,四周高墙封闭,有的上层为凹型平面,利于采光和户外活动,这是当地藏居的主要形式。
碉塔式碉房是在二三层碉房之上局部突出两三个房间,多作为经堂、佛堂之用,其上做坡屋顶,形成顶点,示为塔状。它是一个地区的主要建筑,多是过去百户、千户头人的住居,以示威严,有至高无上之感。
独立式碉房是一幢碉房无院落单独存在,多建在荒山隐蔽的山洼地段,平面随地形而异,分散于山峦河谷之中。在居住集中的村落,这种独立式碉房是自由布置,高低错落、层叠而上,由小径石阶联系于各碉房之间。
院式碉房除了以碉房为主体之外,前面或三面砌筑院墙,形成封闭式院落,沿院墙布置牲畜圈、杂用房及佣人住房等。这种院式碉房多为贵族头人所住。
在形成村落的地方,有的碉房彼此相连,依山就势,因地成形,突出塔式碉房或院式碉房,在自由多变中形成了一个地区的中心,联系各处的小径巷道,有宽有窄,曲曲折折,这是碉房群体布局的重要特点。
“碉院”是一组较大的综合性建筑,它与院式碉房不同,一般三层,局部为四层,平面为四合院式,中间有较大的天井内院,设小花坛,可种树木、花卉。沿内院四周设回廊,四周外墙用石砌,全封闭,除了门洞之外,墙上开少量小窗。底层为牲畜圈、杂用房;二层多为仓库,接待房,佣工房等;三层为卧室、厨房和粮仓、珍宝库;四层为经堂、佛堂、经书库。碉院内容组成较多,面积、体积大,有的在外墙女儿墙部分,刷以黑色或棕色圆珠图案,窗上檐作一层或二层方椽挑出,作为传统式藏窗形式,丰富了立面,改变了石墙面之笨拙感。
碉房在青南适应性很强,特别是在野兽出没之地,抢夺横行之时,是较好的住居,同时有就地取材、建造方便等特点,故能被广泛采用和发展。而碉院只是为个别贵族头人、巨商所住,标准高,建造难,投资大,故很少见到。
在半农半牧区的小块平坦地带,在平川四野之旁,也座落着稀疏的碉房,多为土木作,外墙用土坯或板土夯墙,其高度为二层或局部三层,形式与内部布置和石砌碉房大同小异,只是外表经泥抹光之后,显得简单、洁净。
三:农业区民居──“庄窠”
在青海东部盛产小麦、蚕豆、土豆等农作物的田野中,在笔直的白杨树丛中,点缀着疏落的农民住居──“庄窠”。那朴实的外形,碧绿的树木,翻起的麦浪,交织的水渠,黄土的小径,相互衬托、渗透,构成了青海农村特有的风光。
“庄窠”原是较简单的方形封闭式平面住居,从上面看象一颗印,覆盖在大地之上,当地人把它称之为“庄窠”。
庄窠是青海农村农民居住的基本形式。它以一户独立一个庄窠为基本单位,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用4至5米高、50-80公分厚的板筑黄土墙或土坯砌筑的庄墙,包围着内部所有的房屋和庭院。除了唯一的大门之外,庄墙无其他开洞,庄墙内二面、三面或四面布置各种用房,一般以一堂两室的三间为一基本单元,布置在正中,四角暗房多为厨房、仓库、牲畜棚、杂用房及厕所等。院中设有花坛,种植果树、花卉,环境幽雅、安静。
农业区是汉、藏、回、土、撒拉等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是大分散小集中,所以庄窠形式基本类同,只是在部分设施上有所区别。如回民庄窠在入门多设砖雕、照壁,院内设有自用井;藏民庄窠在室内增加小佛堂,房顶的四角和门前布置各色布幡;土族庄窠的庄墙高大,有套庄和联庄的布局;撒拉族庄窠,庄内多为一面或两面建房,平面以凹廊形式为多,房子进深较大,檐口木作精细,木刻花纹,透雕雀替,较为考究,外露木作多为本色。
庄窠以平房居多,极少数是平楼结合的,平顶屋面,上施草泥用小磙碾压光,屋面坡度平缓,不易被雨水冲刷,晴日可在屋顶上晾晒东西,也是户外活动场所。
“庄窠”具有中国一般民居的特点,但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墙面感到粗犷闭塞,外形简单、朴实。有的入门砖砌雕饰,造型精美,房屋梁枋雀替,木刻精细,前廊或凹廊造型丰富,雅朴大方。
几百年来当地居民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革新改造,创造和完善“庄窠”这种居住形式,使它不断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虽然青海气候干燥,风沙较大,但庄窠内部却很洁净。同时,它还有方便生活,保障安全,能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等优点。因庄窠有避风沙、保温好、易美化、易建造等特点,所以至今仍被当地农民广泛采用。
四: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青海的藏、土、蒙古等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寺院遍及各地,历史悠久,保存时间也较长,是青海地方建筑较广泛,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以独特的风格,融合藏、汉建筑艺术的特点而着名于世。
藏传佛教寺院所在地,过去曾是一个地区的行政、文化、经济中心,甚至是农牧主庄园的经营中心。总体布局是多功能的,是政教合一的。寺院内部建筑组成,有殿堂、佛寺、扎仓(学院)、喇嘛塔、噶哇(襄谦,即活佛公署)、吉哇(办公处)、扎康(一般喇嘛住居)、手工作坊、仓库、粮仓、马厩、杂院等,个别大的寺院还设有刑堂、监狱等,只是规模大小、数目多少不同而已。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尽管所建地址不同,年代不同,所受藏传佛教派别影响不同,所处的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各异,但仍许多共同的特点。总的说来,大都不同程度地受西藏藏传佛教寺院传统艺术的影响和汉式殿宇建筑艺术的影响,多为藏、汉建筑艺术结合的建筑形式,一般称之为藏汉式建筑。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选址,除了个别寺院有一定宗教意义之外,大都选在安静幽雅的山坡或依山的丛林之中,依山就势,靠水邻壑,高低错落,重迭而上,突出顶点,不强调群体轴线对称。建筑疏密结合,平坡交替,因地制宜,借助自然,形成多种空间,具有地方自然景色。
寺院建筑的造型,多采取汉式歇山顶和藏式平顶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在坡顶正脊之上安装宝塔、火焰掌,四角安套兽、铜铃,筒瓦或琉璃瓦屋面,斗拱悬挑,飞椽出檐,四角起翘,明快轻盈。平顶之上布以金幢、金鹿法轮、宝塔、宝伞、布幡等装饰,琳琅满目,光彩耀人。
殿内布置各色幡、帏、绸缎、“哈达”,天花布阵藻井,梁枋精雕细刻,陈设丰富多采。墙身在女儿墙部分采用“蜈蚣墙”横带装饰,墙面作有梯形砖腿和棕色嵌框的藏窗,窗上挑二重或三重短椽,窗间墙涂以黑色和棕色,有的作鞭麻层突出铜镜。殿堂之前多设前廊,作八楞柱或曼八楞柱饰,其上托掌踏、鱼掌、间枋、莲瓣枋、莲珠枋及蜂窝枋,有的再上托以斗拱,挑檐出椽。在青海牧区,特别是青南地区一些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由于材料来源关系,具有碉房形式,但多突出歇山式屋顶,墙面上部为‘蜈蚣墙“装饰。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不仅有独特的造型,而且还有内部精美的壁画,更丰富了宗教建筑艺术。壁画多采用青海黄南“热贡”艺术的手法和技巧,别具一格。壁画多表现释迦牟尼、黄教始祖宗喀巴、四大天王、菩萨、度母、护法神等形象,以佛的活动、佛教故事为主要内容,表现出了人物活动,高原自然风光、河流山川、飞禽走兽、亭台楼阁、草原风貌、花卉彩云等,景物丰富多采,人物栩栩如生。
五:伊斯兰教建筑
西北地区是伊斯兰教传播的主要地区。青海回族、撒拉族聚居的地区,如西宁、化隆、民和、大通、门源、循化等地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很多,几乎在信徒居住的每一个村镇,都建有不同规模、不同式样的清真寺。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扩建、改建,形成了较固定的内容和型式,也是青海地方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清真寺的布局形成的了严格的制度,它的组成由聚礼堂、“米那罗”(召唤楼,变称邦克楼)、浴室、诵经堂组成。大的清真寺还设有教室、办公室及阿訇居室等。
聚礼堂是清真寺的主体,平面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凸形等。堂内清洁、幽雅、安静。堂内容纳礼拜者少则几十人,多则四五百人。聚礼堂前部分有较宽的前廊或檐廊,用木栏相隔。堂的前面有较大的院落或天井,两旁有配房;主殿堂居中高大宏伟,其屋顶多为单层歇山式大屋顶,青筒瓦面,有的用月牙瓦面或琉璃瓦面,屋脊之上装宝瓶、宝剑、新月等。整体为砖木结构,内部为木构架,前廊为卷棚架,四周墙壁用青砖或土坯砌筑,堂内或前廊两侧多用青砖雕饰。砖雕为浮雕,少数为镂空雕;雕刻精美,构图新颖,作工细腻,饰以树木、花卉、云纹及阿拉伯文字花纹、山水等;造型生动,形态优美,图案多样,多为规格化,拼装化,接近大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这是回族建筑中特有的艺术成就,它多是吸取了甘肃“河州砖雕”的传统艺术和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米那罗”建在寺前,众多的清真寺前设一座,少数设有两座,建一座的位于寺前正中主轴线上,建两座的是左右对称式布置。平面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分三、四、五层不等,楼尖高耸,飞檐出挑,如汉式宝塔;中有木梯盘旋而上。底座为一层高的实墙面,配以砖雕装饰,造型明快,稳重大方。
青海清真寺建筑形式受我国内地清真寺建筑影响较深,很少见有像阿拉伯、新疆等地的穹窿顶、拱门式建筑,而多为中国汉式殿宇式建筑形式,只是在近几年才出现了穹窿顶、拱门式建筑。
更多青海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青海文化习俗知识大全约你看青海花儿学酥油花赏藏戏识青海
青海宗教文化概述青海主要有哪些庙会
青海花儿有什么艺术特色青海花儿曲调介绍
热贡艺术有哪些艺术特色热贡艺术的历史起源及艺术特色介绍
独具魅力的青海熬茶文化青海熬茶步骤介绍
青海彩陶有哪些文化特点青海彩陶文化概述

项宜>>> 青海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有什么 -
17840853423------ : 青海满大街都是现代建筑.透过这些表面还是可以感受的一些民族特色的.看颜色,藏族是黑底黄红等色的格子为代表,建筑风格中能看到文成公主进藏,带到的汉文化的风格.回族的以绿色的清...

项宜>>> 青海民居房屋特点是什么? -
17840853423------ : 青海民居房屋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风俗,人文生活习性来看的,从青海湖为中心可以划分7个州,每个州的房屋特点也不一样,海东州是靠近黄土高原降水少,房屋为砖木结构...

项宜>>> 青海的回族,藏族建筑有何特别之处
17840853423------ : 西宁东关大寺;塔尔寺

项宜>>>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延筑有何特点?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延筑有何特点?
17840853423------ :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建造从北宋初年开始,有化隆的丹斗寺、平安 的白马寺及西宁的大佛寺等,而大规模兴建寺院应是明朝以后,如黄南 隆务寺、湟中塔尔寺、乐都瞿坛寺等.藏传佛教传入青海后既受西藏地 区的影响,又受中原地区的影响,所以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既秉承 了传统藏传佛教的建筑特点,同时也融入了汉族建筑的特点.青海寺院 建筑各具特色,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征是藏式碉楼结构加汉式歇山顶、 攒山顶等,窗户为细长条状,寺院外观以土红、赭、褐、黑、白等为主色调, 以金色点缀,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格外醒目.

项宜>>> 青海回族居民的住宅有何特点?
17840853423------ : 青海回族的居住情况大体上与当地的汉族相同,但也有其特别之 处..一般来说回族的住宅为土木结构,比较有代表的就是“楼院”,因院 内的一面或多面修有楼房而得...

项宜>>> 青海湟中塔尔寺建筑有何特点?
17840853423------ :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千米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又名“塔儿寺”,是为... 高低错落,规模宏大. 大金瓦殿是塔尔寺的主殿,也是塔尔寺最具特色的建筑.大殿...

项宜>>> 青海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青海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
17840853423------ : 首先是,最有代表性的,代表中国精神的: 1.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 其起源就不详... 这就是传统的,优秀的,值得发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作用显而易见是教育,感...

项宜>>> 在青海一定要去看什么建筑才好?比较出名的名胜古迹! -
17840853423------ : 藏传佛教的圣地塔尔寺,乐都瞿坛寺,互助的,额,名字忘了,才建的湟源丹葛尔古城,佛道儒合为一家的贵德玉皇阁(明朝的).塔尔寺是一定要去的,不过最好在正月十五来,那天晚上有酥油花灯,而且免费.还有盐桥、老爷山的(道观?),忘了是什么了,如果你运气好,估计可以赶上青海乐都的北山赛马与南山射箭.

项宜>>> 青海 物质文化遗产 -
17840853423------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仁 班禅额尔德尼 喜饶嘉措 更敦群培 塔尔寺 青海湖

项宜>>> 青海省青铜时代有着怎样的的文化?青海省青铜时代有着怎样的的文化?
17840853423------ : 青海省青铜时代诸文化有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和诺木洪 文化. 齐家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齐家文化遗存在青海有430余处.齐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