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花飞花满天出自哪首诗。

wu.fan-pin.com     2024-06-26
出自曹雪芹的《葬花吟》
《葬花吟》
曹雪芹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
《葬花吟》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之中林黛玉吟诵出来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五十二句,三百六十八字,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用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首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故停笔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也正是为此。那么“玉兄之后文”指什么呢?指的是下一回即二十八回开头写宝玉在山坡上听黛玉吟此诗时的感受那一段文字。

《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吟诵的一首诗

意思是说,花儿盛开花儿谢落都是有时间的,很短暂,与人相逢相聚也是上天的安排,不是人能所为的,随它去吧,来则聚,去莫留。"两句借自然现象喻自身命运,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可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其之神东君来作主,比喻象自己这类歌妓,俯仰随人,不能自主,命运总是操在有权者手中。


这是妓女命运的真实写照。春中既有深沉的自伤,也隐含着对主管刑狱的长官岳霖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护花的东君。但话说得很委婉含蓄,祈求之意只于"赖"字中隐隐传出。


出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作者:严蕊


原文: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拓展资料: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是南宋词人严蕊创作的一首词。词人在上片申诉自己无罪,希望新任官员秉公定夺,予以释放。下片则承上不能自主命运之意,抒发词人对幸福自由的无限渴望。全词笔墨轻灵,一气浑成,表现出词人的才气和个性。


译文:我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沦落风尘只是命运捉弄。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可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春之神东君来作主。将来总有一天我会离此而去,留下来又将如何生活下去呢?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够将山花插满头粪,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那就不必问我的归宿了。


上片书写自己沦落风尘、俯仰随人的苦闷。“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首句突兀而起,特意声明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封建社会中,妓女被视为冶叶倡条,所谓“行云飞絮共轻狂”,就代表了一般人对看法。现在词人因事关风化而入狱,自然更被视为生性淫荡的风尘女子了。因此,这句词中有自辩,有自伤,也有不平的怨愤。

次句却出语和缓,特用不定词,说自己之所以沦落风尘,似乎是为前生的因缘所误。词人既不认为自己性爱风尘,又不可能认识使自己沉沦的真正根源,无可奈何,只好归之于冥冥不可知的前缘。

“似”字若不经意,实耐寻味。它不觉地反映出词人对“前缘”似信非信,既不得不承认又有所怀疑的迷惘心理,既自怨自艾,又自伤自怜的复杂感情。“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两句借自然现象喻自身命运,说花落花开自有一定的时候,这一切都只能依靠司春之神东君来作主,比喻像自自这类歌妓,俯仰随人,不能自主,命运总是操在有权者手里。这是妓女命运的实写照,其中有深沉的自隐含着对主管刑狱的长官岳霖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护花的东君。但话说得很委婉含蓄,祈求之意只于“中隐隐传出。


“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过片承上不能自主命运之意,转写自己在去住问题上的心情。离开风尘苦海,自然是她所渴想的,但却迁回其词,用“终须去”这种委婉的语气来表达。


以词人的才艺,解除监禁之后,重新生活,未始不能得到有权者的赏爱,但她实在不愿再过这种生活了,所以用“终须去”来曲折表达离此风尘苦海的愿望。下句“住也如何住”从反面补足此意,说仍旧留下来作营妓简直不能设想如何生活下去。两句一住,一正直,将恋风尘、愿离苦海的愿望表达得既婉转又明确。


全词以不是爱风尘为题,诉说自己并不是喜好风尘生活感伤宿命,表达词人无可奈何的心情。该词写得情真意切,充分表达了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心声。语言明快犀利,结构严谨,上下片各有侧重,上片要求释放,下片渴望自由地生活,层层深入,顺理成章。



亓图>>> (花谢花飞花满天)出自? -
18181605373------ : 红楼梦,林黛玉的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又一说花谢花飞飞满天) 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又作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

亓图>>> 花谢花飞花满天出自哪首诗. -
18181605373------ : 出自曹雪芹的《葬花吟》《葬花吟》曹雪芹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

亓图>>> 花谢花飞花满天 是谁写的 -
18181605373------ : 花谢花飞花满天 是曹雪芹写的 出自红楼梦里面的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亓图>>>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之手谁写的? -
18181605373------ : 林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葬花吟》中的诗句,林黛玉所作.

亓图>>> “花落花飞花满天,魂销香断有谁怜”是谁的诗句? -
18181605373------ : 应该是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出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叫做《葬花吟》.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

亓图>>> 花飞花落花满天,选自谁的诗?
18181605373------ : 这好像是一个谜语吧.又好像是红楼梦中的葬花词!好像是这样的:花飞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雁去雁归雁不散,潮起潮落潮无眠,夜深月明梦蝉娟,千金难留是无颜,若说人生苦长短,为何相思情难断.

亓图>>>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谁之手 -
18181605373------ : 这是林黛玉的《葬花吟》,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亓图>>> 花谢花飞飞满天这首诗出自谁之手 -
18181605373------ : 出自林黛玉之手

亓图>>>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谁之手 -
18181605373------ : 林黛玉《 葬花吟》

亓图>>>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 -
18181605373------ : 林黛玉.《葬花词》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全诗如下:花谢花...